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科研制度>>省市政策>>正文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成德绵协同创新的10条科技政策措施》的通知

2018年12月07日 17:47  点击:[]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成德绵协同创新的10条科技政策措施》的通知

川科政〔2017〕9号

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科技局、发展改革委、全创办:

为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动成德绵协同创新发展,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推进成德绵协同创新的10条科技政策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加强协同配合,认真推进落实。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2月14日

 

 

推进成德绵协同创新的10条科技政策措施

依托成德绵核心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四川的重要改革任务。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成德绵建设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出以下科技政策措施。

一、推动军民融合平台建设。

以成德绵为核心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核技术应用、新材料、军工电子等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落实科技部、中央军委科技委以及中物院与省政府的合作协议,积极争取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在川布局。加快建设绵阳科技城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再研发中心、军民融合研究院,增强辐射功能。推广军民大型国防科研仪器设备整合共享、以股权为纽带的军民两用技术联盟创新合作、民口企业配套核心军品的认定和准入标准等改革举措。

二、培育发展创新产业园区。

推进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科学城、绵阳高新区、德阳高新区建立合作联盟。成德绵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成德绵政府优先保障重大创新项目用地需求,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打造一批规模大、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支持成都、绵阳、德阳高新区牵头组建四川高新区联盟,实行抱团突破。支持成都争创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成德绵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区、省级农业科技园等创新园区。

三、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落实《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优化整合成德绵优势领域,创建一批高水平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持成德绵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联合相关院所、企业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联合成德绵相关医疗机构创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成德绵地区高校、院所、企业牵头,新建一批省级科技创新基地。支持德阳牵头组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四川省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都运营中心、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建设。

四、推进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省级科技计划、工业发展、知识产权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成德绵整合高校、院所、企业等科研资源,瞄准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研发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支持成德绵高校、院所、企业牵头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实施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计划。鼓励成德绵制定支持企业增加R&D(研究与开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成德绵设立军用技术再研发专项资金,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

五、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按照成德绵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科技创新的实际需求,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依托“天府国际生物城”建设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际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培育健全成德绵技术转移体系,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支持成德绵开展专利、商标、版权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机制建设。支持建立成德绵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

六、强化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支持成德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科技创新合作,共建一批创新园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支持中韩创新创业园、中德(浦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中捷创新产业园、中法农业科技园等平台发展壮大,支持中国—欧盟中心创新发展。支持成德绵高水平办好“科博会”“海科会”等科技交流合作展会。支持成德绵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互动,加强与“创交会”“菁蓉汇”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方面的交流合作。

七、推进科技金融深度结合。

鼓励成德绵培育和支持当地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四板)挂牌融资。鼓励成德绵设立区域内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适合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拓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省创新创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军民融合发展基金、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优先支持成德绵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一批专业化创业投资子基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支持成德绵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推广“盈创动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支持绵阳科技城争创军民融合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

八、实施科技创新券奖补政策。

支持成德绵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设备等向社会开放,鼓励成德绵面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统一发放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利用科技创新券向高校、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购买科研服务。扩大科技创新券奖补范围,支持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

九、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支持成德绵创建创新驱动发展人才示范区,推进人才“引育管用”综合配套改革。支持成德绵率先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赋予高校院所更大的收入分配自主权,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支持成德绵探索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引进急需紧缺或高层次人才。允许成德绵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人员按规定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或创办企业。支持成德绵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成德绵地区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享受出入境、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十、开展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

    支持成德绵县(市、区)率先开展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建设创新型强县(市、区)。实施县域创新报告制度,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将上年度本行政区域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情况经所在市人民政府报告省人民政府。强化县域创新保障举措,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将科技作为县域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只增不减。加强县域科技创新管理机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成果推广服务机构等建设,提升县域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关闭